【喜迎第三次党代会】特色篇四:党建引领出亮点 乡村振兴有实招

发布人:李林  发布时间:2024-08-27   动态浏览次数:27

编者按:安徽工程大学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谋篇布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合作、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组织和个人,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喜迎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专栏,回顾过去5年的耕耘与收获,展望美好未来与辉煌!本期展示学校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学校党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将乡村振兴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跑出“加速度”,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形成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互促双赢的大格局。

   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党建帮扶引领

高站位远谋划,创新工作思路。为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推力”和“拉力”,提升“耦合度”和“协调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互动。学校党委高站位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健全干部人才帮扶、教育科技帮扶和消费帮扶等工作机制。五年以来,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带领科研团队、校友企业前往帮扶村、县区调研指导工作70余次,成立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治理研究院、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平台,系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将高校的使命担当落到实处,在“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落实定点帮扶工作”“引领村集体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从严管理与关怀驻村干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学校乡村振兴与定点帮扶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好”等次。

学校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高标准强组织,聚合攻坚力量。学校党委坚持组织、干部、人才三个轮子一起转,持续强化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和培训服务,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支撑、驻村帮扶力量尖兵支撑,进一步提升帮扶村党组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能力,补齐干部人才缺、集体经济薄弱等短板,全面、深入、从严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学校指导驻村工作队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夜校”为载体,深入群众,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格局。学校消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多方力量拓展消费渠道,鼓励和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工会优先采购脱贫地区尤其是定点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校友会面向广大校友、后勤保障处面向校园食堂等大力推荐采购帮扶地区农特产品,广泛发动师生、校友、合作单位“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学校“面向采购”工作连续五年位于省属高校前列。

(校领导调研慰问定点帮扶联系户

(校领导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强基固本筑堡垒,凝聚党建帮扶力量

选优派强夯基础,打造宜业新样板。根据上级选派干部工作要求,学校党委先后选派四批10名干部驻村帮扶,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与培养,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关怀行动,为驻村干部增添精神与物质食粮,勉励驻村干部履行职责、砥砺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定点帮扶工作成效。1人荣获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荣誉称号、1人荣获芜湖市优秀选派干部标兵荣誉称号。20246月,学校党委选派第九批驻村干部3名,实现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学校在团洲村设立“安徽工程大学干部培训基地”,根据乡村文化、干部素质及学校特色探索实施“理论+实践”新模式,为乡村干部开设了一批“能听懂、可实践、有成效”的特色课程,50余名镇村干部参加课程培训;与南陵县联合实施“干部联合培养行动”,共同推进“乡村致富带头人计划”,提高骨干队伍领导乡村振兴能力,督促驻村干部沉下心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系列“党建+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近年来,学校先后选派16名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帮助乡镇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盘活致富产业链条,助力帮扶村从脱贫攻坚转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科技产业对接,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定点帮扶单位设立“安徽工程大学大数据与智慧营销实习实践基地”,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为定点帮扶单位设计特色文旅发展方案,多措并举为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地方一二三产业融合。

学校在三山区设立干部教育基地

聚力高质量帮扶,打造宜居新环境。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上下齐心,一体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强化二级单位党组织“中场线”作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等二级党组织分别与无为市、南陵县、湾沚区、繁昌区等地方党组织开展“1+1”党建结对试点;校团委、学生处通过募捐学习用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学校向定点帮扶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帮助改善乡村道路4公里和修建水(河)坝4座,实施的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工程已通过地方政府验收,村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体育学院以及宣传统战部门等多个单位赴工作一线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和法治宣讲、主题文化活动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助力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多层面、多途径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团省委领导走访慰问南陵县涧滩村暑期“乡愁文旅”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

校地共建齐聚力,彰显党建帮扶成效

锚定乡村振兴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学校始终将壮大定点帮扶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模式,为团洲村提供“渡江第一船”红色文旅规划方案,“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年参观人数达2万余人;为何湾镇涧滩村村域和水龙山瀑布提供旅游景点规划方案,并按计划进行部署实施。坚持经济赋能,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分别为定点帮扶单位提供产业帮扶启动资金,实现帮扶村集体经济大幅增长。其中团洲村全年经营性收入突破700万元,同比增长500%,“强村富民指数”位列全市前十名,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获全市“先进集体”称号;涧滩村全年农副产品销售金额102万元,较帮扶前翻了六番,2023年村集体经济共富指数在南陵县147个行政村中位列13名。学校坚持将消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三年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金额达940.62万元,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与宿州市埇桥区委区政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项,以智力帮扶为主线,以项目帮扶为支撑,以消费帮扶为抓手,推进鸭湖村、陈堂村养殖基地建设,实施种鸭、蛋鸭养殖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定点帮扶工作。20215月,埇桥区陈堂村驻村工作队荣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校领导调研指导定点帮扶工作)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学校党政班子深入一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创新基层治理抓手载体。驻村工作队依法依规、全面展开做好村民代表工作,推行“走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让村民代表当好民情“吹哨人”,做到调研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创新治理方式,构建“党建引领、群商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可断善断共断”平台体系,让群众从参与到跟着干,逐步转换成自己干。随着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村民个人才智得到发挥,村集体产业得到发展,树牢了群众产业发展思想、筑牢了群众致富根基,激发了群众脱贫户内生动力。

(驻村工作队深化基层治理工作)

(文图提供:办公室;审核:林煦东、孙浩然)